出發前是種想像,出發後可能絕望?
旅行之前,我們總對未來的風景有一個既定的想像,像是巴黎之於浪漫、東京之於時尚,
行前的資料查詢及他人的美麗風景相片洗腦了原本對目的地空無一物的想像,
直到我們大概建立了一點點的輪廓印象,才終於說服自己、安心上路。
我有一個習慣,我只會對目的地有個大致上的了解,對於其他的部分留白,
一方面是希望到時候的旅程驚喜連連,滿載而歸;
另一方面是避免預設的期望和現實的差距過大,
縱使之前在當背包客單純住宿的時候看過其他背包客的換宿環境和工作內容,
但畢竟還是第一次working holiday,
一但出發,就是走自己的路,是另一個故事了!
故事從割草開始,
雨鞋、長袖外套、臉罩、割草機、一桶92汽油、機油,
拉出轟隆隆作響的引擎聲,
沒有任何的不捨,直接斬斷切中草木的要害,
割草或許也是每個男人當兵的回憶,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割不完的草,
青春的精力發洩在小草上,直到虛脫為止,
最怕的就是一夜大雨之後,隔天小草旺盛的生命力令我們哭笑不得這生命的強韌。
在墾丁割草倒也不會太熱,偶爾扶過的涼風吹得舒服,
只是可憐了衣服,被截斷的小草直接橫掃,像是不甘願的在死前也要憤恨的掙扎,留下難以清洗的痕跡。
更狠的甚至打紅了我的皮膚,流出了血。
如果你要割草,記住,別帶太好的衣服來!!!
刷油漆吧。
上上下下、反反覆覆,看似簡單的機械式動作也有相當的學問,
刷油漆是在磨練我們的耐性,
三不五時灼熱的陽光加持更是火盃的考驗,
不過在室內房間刷油漆倒變成一種享受,第一打開冷氣、第二打開音樂,然後沐浴在愉悅的心情中進行工作。
再來整理房間吧。
如果是單純的住宿並不知道原來房務工作這麼複雜又勞力,
整理房間之後更會體恤房務人員每日的辛苦換來了乾乾淨淨的房間,
因為這間民宿對小細節的要求非常注重,
毛巾的摺法、床被的鋪法、盥洗用具的放法...每一個步驟都有既定流程,
不鏽鋼水龍頭用不鏽鋼清潔劑保養、馬桶用浴廁清潔劑和酒精消毒、木質地板用碧麗珠打亮、鏡子用玻璃清潔劑擦拭,
浴室、廁所和洗手台是基本入門款,
如何鋪床才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完成度越高(床鋪的越整齊劃一)帶來的成就感也就越多了,
哪一支手抓哪一個角、哪一個要打活結或蝴蝶結、字的logo要朝裡面外面,
光是搞定枕頭和棉被,就足足消耗了非常多的卡路里,
這時看著眼前的床已經不美好,原本床是我們舒服的依偎,但我們卻不敢動她一絲一毫,深怕任何閃失白費了之前的工夫。
以上這些勞動,換取了我每日的住宿與食糧。
每日四小時的工作之後,就是自己的時間,
因為下工後也離日落時間不遠,通常我們就在近郊玩耍,偶爾騎車到恆春市區或墾丁大街,或者到民宿前方的海裡享受清涼。
我其實很想把民宿裡的設計、藝術、生活、攝影的雜誌和書籍全部搬回家,
不僅有台灣的,大陸雜誌的質感也非常好,讓我驚訝。
只有公路、星星,沒有路燈,
在都市住習慣了就會對這裡的不方便感到非常不習慣,
附近沒有便利商店,最遠也要騎車30分鐘到恆春市區才又重回熟似台北的親切,
第一次一個人騎車在黑夜無燈火的山林裡其實有點可怕,一點點風聲娑娑都令人心生恐懼,
唯一的依靠就是車子的車燈,突然眼前是蛇、是狗、是螃蟹,為了避免衝撞小動物(這次我撞到了一隻狗),也只能慢慢騎,
還好幾次下來的摸黑經驗,已經沒什麼感覺了。
千萬別以為墾丁很小,滿州、墾丁大街、恆春西岸...都是有一點距離的。
有一次晚上朋友帶我去了白砂,
是一個新開發的沙灘,
我躺在完全沒有光害的沙灘上,雙眼與星星對望閃爍,用肉眼就可以直視銀河,
仔細盯著星空一看,還來不及指出就見流星劃過,光火瞬間消逝,就這麼的一瞬!
不要講話,只管靜靜欣賞繁星點點的星空。
如果從恆春往滿州的方向過來,
過新庄的一個路口有一條小路,地圖上沒有路名,在叉路的指標寫著"一場夢"就是這條路的路名,
在台26線52公里處,有一個小小沙灘,
不論是一場夢還是52公里,再再證明了旅程總是有不斷的驚喜出現。
最後是關於背包客的故事。
這一次與從台北下來的大學生們一起打工換宿,
雖然外表可以瞞天過海,但我已經不是大學生了,
在聊天的過程中回味了以前大學生的種種經歷,
偶爾不時的自敘經歷和提醒還是透露出一點經過社會大學的滄桑,
懷念的大學時光,我以為我回不去了,但因為和可愛的大學生們相處,謝謝你們讓我回到過去!
還有兩位從馬來西亞和香港的背包客,已經來台灣無數次,到過台灣大大小小的鄉鎮,
同樣身為旅人,在異國交流的薰陶下,也產生各種不同的想法,
今天下工後,
我當起攝影師,
為這趟旅程捕捉更多的感動,也為我們彼此的友誼做為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其實對這次的working holiday沒有預期來的高興,我想民宿這邊占了很大的部分。從第一天來被告知不是住在美麗的民宿,而是有點距離的宿舍(民房)。我睡在一個發黃的彈簧床墊上,並沒有被套,廁所也不太乾淨。有一天要到恆春的另一間房子打掃,員工叫我騎自己的車到恆春,並不是用車子載我們去,我最後還是跟他們提了補貼油錢的事情(結果只補貼一半),其實會有種受騙的感覺。其他小地方也令人不太舒服,例如:一點吃中飯,但是工作超過時間再去吃飯的時候卻發現飯菜所剩無幾,如果有事先留飯菜那麼看到的感覺就會不一樣,就會有被受到重視的感覺。因為換宿的背包客較多,早餐也因此減少份量,早餐若只吃兩片土司,我想是沒有體力工作的...
打工換宿,是滿足背包客與主人之間的一種模式,你也可以說是交易,背包客透過工作換取住宿與食糧,希望在閒暇時間深入當地遊玩,或者和主人一起互動(做菜、聽音樂、聊天、認識風土民情),前陣子新聞的大幅報導,在沒有正確理解和片面斷章取義的報導下,曲解了打工換宿的意思,"背包客不等於免費的員工!!!" 如果打工換宿體驗當地文化的這種模式被商業化操作,主人認為供吃住就能任意的差遣背包客,就完全違背了初衷,背道而馳!就像創意市集淪落到高級園遊會的代名詞,人們已不再去試著了解作品背後的動機、主人創業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值得大家去省思的。